为持续深化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,精准衔接自然灾害“防、减、救”全链条需求,切实提升数据时效性与准确性,民乐县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,统筹推进2025年度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更新工作。截至目前,全县应急系统数据已完成初步更新,共梳理完善数据580条,其中更新原有数据576条、新增数据4条,为基层应急决策提供坚实数据支撑。
聚焦组织保障,筑牢工作“压舱石”。民乐县将数据更新工作纳入年度防灾减灾重点任务,以“早部署、强协同、优机制”确保工作起步稳、推进实。精准定责明规。县安防委办第一时间印发《关于开展2025年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应急系统调查数据更新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、工作标准、技术规范及进度节点,避免职责交叉与任务遗漏。健全协同机制。紧密联合专业技术支撑团队,建立“日常会商+定期调度”工作机制,构建上下贯通、信息互通、协作联动的工作闭环,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反馈、难题第一时间破解。强化进度督导。先后组织召开数据更新工作推进会2次,及时通报阶段性进展、听取部门工作汇报,专题研究数据采集、系统录入等环节的堵点问题,推动工作按时序进度落地。
聚焦任务推进,打好进度“攻坚战”。针对普查数据更新“覆盖广、周期长、要求高”的特点,民乐县以“清单化管理、常态化督导”压茬推进工作,严防进度滞后、任务悬空。细化任务台账。精准制定普查任务书与进度台账,对照调查对象清单、工作量细化并每日统计指标,实现“任务到人、责任到岗、时限到天”。严格过程管控。实行“日统计、周督导”机制,对数据采集、录入、初审等关键环节严格把控时间节点,通过“倒排工期、顺排工序”确保各阶段任务不脱节。完善制度约束。牵头制定督导检查、保密管理、质量保障目标责任等制度,对职责缺位、进度滞后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,及时统计上报并实名通报,倒逼责任落实,保障工作有序推进。
聚焦数据质量,严把成果“生命线”。民乐县以“零差错、全规范”为目标,通过“培训赋能+多级审核”双措并举,全面提升普查数据质量,确保数据“真、准、全、规”。强化能力赋能。针对调查表填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,精心制作“图文+视频”填报指南与操作教程;组织系统业务培训2场,同时对一线填报人员开展“一对一”线上指导,重点讲解数据口径、录入规范等实操要点,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。健全质控机制。建立“四级质量把控”体系—通过调查对象自审(基础把关)、主管行业部门初审(合规核查)、技术人员复审(逻辑校验)、技术团队终审互审(交叉核验)四重环节,层层压实质控责任。做实数据完善。围绕“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完整性、规范性、有效性”五大核心要求,对580条数据逐一条目核查、逐项内容修订,累计修正逻辑错误、补充缺失信息30余处,切实保障普查成果可直接用于基层应急风险研判与预案优化。